工商時報
金管會公布IFRS永續揭露準則 37家證券期貨將揭財務資訊

金管會24日預告修法,明訂證券商及期貨商要從2027開始編製及揭露永續財務資訊,共分三階段適用,其中,實收資本額百億元的9家券商要從2027年開始編制2026年財報時揭露,2028年是資本額50億元~100億元的7券商要揭露,2029年為實收資本額50億元以下的券商8家、期貨商13家需揭露。 為落實...
這是第 283 頁,共 821 頁
工商時報
金管會24日預告修法,明訂證券商及期貨商要從2027開始編製及揭露永續財務資訊,共分三階段適用,其中,實收資本額百億元的9家券商要從2027年開始編制2026年財報時揭露,2028年是資本額50億元~100億元的7券商要揭露,2029年為實收資本額50億元以下的券商8家、期貨商13家需揭露。 為落實...
工商時報
央行房市管制持續發酵,6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雖月增5.2%,但年減仍是二位數的24%,上半年累計更年減26.6%,房市交易低迷,中央銀行24日公布6月消費者貸款與建築貸款餘額,房貸餘額雖續創史上新高,但單月增額持續顯著放緩,6月年增率僅剩7.38%,創2024年1月以來的近18個月新低,且年增率已連九...
工商時報
華為「天才少年」稚暉君(本名彭志輝)參與創辦的智元機器人近期大動作出手,斥資人民幣(下同)21億元收購大陸A股科創板上市公司上緯新材,使該公司股價自7月9日以來累計狂飆逾640%,同時帶動上緯新材的台資母公司上緯投控股價強勢上漲,反映市場對機器人的熱烈追捧。 綜合陸媒24日報導,上緯新材8日晚間宣布...
工商時報
大陸電動車電池巨頭寧德時代今年5月在香港IPO,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因參與該上市案而遭到美國國會議員於23日發傳票。美國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表示,已要求兩家銀行提供其在上市案中所扮演角色相關的文件,並強調要確保華爾街維護美國的最大利益,而非中國的利益。 華爾街日報24日報導,「美中戰略競爭...
工商時報
在中美監管摩擦持續升溫下,中概股積極尋求資本市場多元化布局。美股上市的大陸電商平台拼多多23日聲明指出,已委任香港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其2025年財務報表,取代原先的北京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此舉引發市場揣測,認為可能為該公司申請在香港上市做準備。 截至24日晚間7時28分,拼多多美...
工商時報
中歐峰會24日在北京舉行,外界原先預期美國對盟友加徵關稅,可能促使歐盟更靠向中國,但分析人士指出,雙方在稀土、電動車補貼、俄烏戰爭等議題上歧見擴大,川普發動的關稅戰並未拉近中歐距離。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與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Antonio Costa...
工商時報
中資背景的短影音社群平台TikTok近年風靡全球,英國Business of Apps「TikTok應用程式報告」顯示,2024年TikTok營收大增42.8%至230億美元,力抗來自美國「不賣就禁」和其他國家管制壓力,躍升為全球收入規模第四大的社群平台。 香港經濟日報24日引述報告顯示,TikTo...
工商時報
滬指近四年走勢陸股近日受惠於中美談判進展、各種利多題材的助攻下,氣勢如虹。上證指數站穩3,500點後持續上攻,24日收報3,605.73點,重返3,600點大關。不僅連續6個交易日上揚,更創下逾3年半以來的新高。隨著市場行情回暖,多家機構也紛紛發聲看好A股後市表現。 綜合陸港媒體24日報導,A股三大...
工商時報
在川普2.0關稅戰壓力下,中國與歐盟正分別和美國談判之際,中歐峰會24日在北京登場,針對近期中國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對歐盟製造業及半導體產業「卡脖子」,在本次峰會獲得解套。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歐盟與中國達成新的「稀土出口供應機制」,紓解歐洲對北京出...
工商時報
韓國半導體大廠SK海力士公布第二季財報,受惠於生成式AI晶片所需的高頻寬記憶體(HBM)需求強勁,營收與獲利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並且超出市場預期。它還預估今年HBM銷售有機會較去年翻倍。 財報顯示,SK海力士第二季營收達22.23兆韓元,季增26%,年增35%,優於倫敦證交所(LSEG)預估的20.5...
工商時報
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24日表示,公司即將於年底收到第一批由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所生產的晶片,她坦言,相較於台灣廠同規格產品,美國生產成本高出5%至20%,雖然更貴,但這筆投資「是值得的」。 蘇姿丰在華盛頓人工智慧(AI)論壇中指出,美國晶片製造成本雖高,但有助於分散風險、提升供應鏈韌性,這是...
工商時報
谷歌母公司Alphabet與特斯拉23日公布第二季財報呈兩樣情。Alphabet營收獲利優於預期,且資本支出意外增至850億美元。特斯拉電動車營收連兩季以兩位數下滑,第二季業績不如預期,馬斯克預告未來幾季恐仍黯淡。 在新AI功能及數位廣告收入穩定的加持下,Alphabet Q2營收獲利皆優於預期。整...
工商時報
金融數據供應商標普全球(S&P Global)24日公布,美國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降至49.5,創七個月新低且為去年12月以來首見萎縮。歐元區製造業PMI雖升至49.8的36個月高點,也尚未擺脫萎縮狀態。 另外,據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顯示,上周(19日止)初領失業救濟人數經季調後約2...
工商時報
白宮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將於24日訪問聯準會,此舉勢必將對聯準會(Fed)主席鮑爾施加更大壓力,這也是近20年來美國總統首次正式訪問聯準會總部。此外,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23日受訪時表示今年可能看見降息一到兩次,並強調他幾乎每周都與鮑爾共進早餐。 貝森特稱,「不急於」提名接替鮑爾的接班人。受此影響,美國...
工商時報
美國總統川普數度以積極降息的歐洲央行(ECB)為例,抨擊聯準會(Fed)拒不降息。但面對川普揮關稅大棒,ECB現在也加入Fed行列,24日宣布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靜待美歐貿易談判結果。 歐銀在6月例會,將基準存款利率調降1碼至2%,已是連續八度降息,與一年前的4%相比砍了一半,而24日一如預期按下降息...
工商時報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後,白宮幕僚公布的一張美日談判照片引起外界關注,照片中圖卡顯示的稅率與投資規模,皆低於川普在社群平台宣布的數據,令外界猜想川普是否繼越南協議之後,再次大筆一揮,自行替日本加碼? 川普22日透過Truth Social平台宣布,美國與日本達成「巨大」貿易協議,美國對日...
工商時報
美日歷經八輪談判終於敲定貿易協議,日本承諾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以換取對等關稅降至15%。美國財長貝森特與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近日受訪時稱讚日本願意妥協讓步,認為這種「以投資換關稅」的模式足以作為韓國及歐盟談判時的參考。 外媒引述消息報導,美國與歐盟即將談成貿易協議,後者稅率可能從美國總統川普先前威脅...
工商時報
很多朋友很好奇,明明我在民間可以好好地過生活,有自己的時間與發展機會,為何跳入公部門來接下「環境部長」的職務?最主要的關鍵,是一個想改變的信念! 我和子平兄這幾年都在探討2050淨零碳排如何達成,這的確是全世界的目標,參與其中的朋友都知道目前全球各國的減碳政策累積起來,離這目標還有一大段距離,甚至可...
工商時報
文/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林建甫 川普的「對等關稅」已呈現全面「關稅懲罰化」的走向,這場關稅風暴不再是單一貿易爭端,而是一場美國式霸權重新洗牌的總體攻勢。川普用關稅構築一道新的全球「經濟鐵幕」,向全世界宣示:若不能服務美國利益,就準備承受代價。 從表面上看,川普聲稱這些政策是為...
工商時報
利差變動與美元指數變動 今年至今,利差對美元的走勢並沒有很大的影響。圖/滙豐銀行文/滙豐銀行國際財富管理暨卓越理財事業處資深副總裁李勝凱 美元指數(DXY)上半年累計下跌約11%,創1973年以來最差的上半年表現,當年的跌幅約15%。美國將對等關稅期限延後到8月1日,看似再次緩和了局勢,但是美國宣布...
工商時報
文/路博邁私人財富部門投資長、CFA Shannon L. Saccocia 最近,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備受矚目的新法案-《大而美法案》。雖然全球貿易關稅的不確定性仍未消散,但這部法案終於為美國的企業和投資人,帶來了期待已久的政策清晰度。 透過解決多項長期存在的疑慮,該法案就政府的經濟政策方向提供了明...
工商時報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24日在2025亞洲生技大展邀集工研院、食品所與生技中心三大法人,打造技術成果專館,展出12項創新成果,聚焦「保健、預防、治療」三主軸,打造韌性健康台灣。 其中「植物性蛋白飲品精準調配與設備整合技術」、「免疫長效型CD40配體核酸疫苗佐劑」、「新型抗發炎藥物FPR1拮抗劑」最吸睛。 ...
工商時報
台塑生醫24日在亞洲生技大「秀技」,展出五大亮點技術。台塑生醫總經理劉慧啟表示,未來20年發展核心重點為醫療、醫材、醫藥、生技四大方向,長春藤IKC免疫細胞療法完成肺癌二期臨床試驗,規畫明年提出臨時藥證申請。 劉慧啟表示,本次參展以「生技領航、永續健康」為展出主軸,完整展現預防到治療全方位創新成果,...
工商時報
2025年生技獎名單2025亞洲生技大展24日開幕,行政院院長卓榮泰率內閣團隊出席。卓榮泰表示,台灣將結合半導體、AI與醫療實力,推動生技產業升級,成為全球生技創新的關鍵樞紐和值得信賴的生醫夥伴。 亞洲生技大展24日也頒發亞洲生技獎(2025 BIO Asia Award)及傑出生技產業獎(Taiw...
工商時報
「ETF大未來」論壇8/13於台北舉辦,了解完整議程及報名。2025年台灣ETF市場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被動式平衡型、主動式股票型、主動式債券型等新種ETF問世,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6月底為止,台灣ETF發行總數達270檔,規模逾6.5兆元,占整體基金規模達66%,再創新高。凱基投信投資策略部資深...
工商時報
內政部統計全國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建物約有500萬戶,當中4~6樓老宅占多數,然而常面臨面積範圍大、難以大規模都更窘境,因此,內政部規劃「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2025~2027年)」,擬提供民眾修繕經費補助,進行建物整理維護、住宅修繕工程,預算規模匡列50億元,估可帶動雙倍營建業產值。 內政部次長...
工商時報
晶片驅動生醫及農業升級邁步!國科會自去年起推動「晶創台灣方案」,運用我國成熟製程晶片產能,成功開發溫室授粉與採摘自主移動機器人、胸腔科自動導航機器人,並邁入商轉落地階段,副主委陳炳宇24日透露,初估相關晶片延伸產值達1億元,促進投資金額約14億元,已有初步成果。 行政院長卓榮泰主持院會親自「盯進度」...
工商時報
面對快上路的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環境部加速推動台版CBAM。環境部24日表示,明年2026將是台版CBAM元年、進入申報期,水泥業六產品將要申報、對標歐盟,強調絕不讓企業重複繳費。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24日介紹,台版CBAM明年將是元年,預計上半年完備相關法規,然後啟動試申報;20...
工商時報
第二季AI職缺重點產業分布政府力推AI新十大建設,人才是當中核心問題。兩大人力銀行最新調查顯示,隨著產業加速AI數位轉型,當前業界對相關人才需求從研發型轉向應用型、積極尋覓會「用」AI的人才,有助百工百業享受AI的滲透紅利,也推動相關AI育才計畫。 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台灣企業有79.8%導入...
工商時報
2025 TSRI x TSMC半導體科普營簡介國研院半導體中心攜手台積電,共同打造一日探索式學習課程,24日辦理第一場「國研院半導體中心&台積電高中生半導體科普營」(晶片製造模組)。台積電全球布局,對人才需求孔急,據了解,過往在人才培育上相對被動,近來轉更積極,且意識到從高中教育扎根重要性。 台積...
工商時報
台美關稅談判如火如荼,財政部24日示警,強調由於國際大環境不穩定因素仍未緩解,且隨提前拉貨效應消退、基期墊高,加上傳統產業外銷持續面臨海外產能過剩干擾,下半年出口成長力道恐將受限。 財政部也特別提及,美國與主要經濟體的貿易僵局難解,使得國際貿易依然處於緊張局勢,雖美方將於8月啟動新一輪關稅措施,但政...
工商時報
川普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情勢,整體下行的全球趨勢中,第三季台灣企業樂觀指數出現逆勢上揚,季增1.5%。 其中,產業樂觀指數以製造業反彈4.4%最為突出,出口訂單的提前拉貨帶來出口樂觀度大增17.4%;企業規模樂觀程度則三類規模同步增加,小型企業指數上升3.3%領先,中型企業微增0.8%,大型企業增0.2...
工商時報
為因應公司轉型控股集團作準備與完成二代接班,和大工業24日公告董事長沈國榮辭任並轉任集團總裁,董座一職將由擔任執行長的女兒沈千慈接任,並於8月7日召開董事會討論通過。 沈國榮的請辭案於8月15日生效。沈國榮表示,集團關係企業或交叉持股公司多元,為有效整合資源,各公司並以較宏觀視角營運,因此進行此一調...
工商時報
美國對台對等關稅遲遲未出爐,引發出口廠商焦慮。機械業24日向經濟部長郭智輝建言,匯率影響台灣機械等出口產業全世界接單,美國若以匯率升值為條件,交換調降對台對等關稅,業者寧可政府守住匯率,不要再升值;郭智輝也向業者表達,對等關稅樂觀看待。 近期美台關稅談判、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再度轉生,衝擊機械及工具機業...
工商時報
陽明砸錢造船造櫃競逐全球海運市場,今年預計造船目標13艘火速達標,總計7艘1.5萬TEU級LNG雙燃料全貨櫃輪、6艘8,000TEU甲醇雙燃料預置全貨櫃船,總投資金額610.8億~679.03億元,預計新增運力15.3萬TEU、約當目前運力增加21%。 陽明董事長蔡豐明強調,透過船舶布建規劃,確保完...
工商時報
航空貨運業喜迎雲端巨頭趕在8月1日美國對等關稅開徵前拉貨,台灣AI、半導體供應鏈動起來,支撐運價高掛。貨代業者透露,Google、微軟、亞馬遜AWS、Meta等雲端巨頭,在台供應鏈近日集中趕出貨,帶動美國線明顯增溫,台灣飛美國空運運費遠高於中國大陸、越南出發。 根據一些貨代業者報價,目前台灣飛美國運...
工商時報
大和資本證券指出,匯率因素雖影響聯發科今、明年獲利表現,但結構性獲利能力無虞,更重要的是,聯發科預計將新增1位AI ASIC客戶,該業務規模2027年將擴大為3倍,屆時可望占整體營收約10%,升評為「買進」、推測合理股價調高至1,666元。 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賦予聯發科股價預期高...
工商時報
關稅大限將至,台灣稅率尚未揭曉,台股24日成交量縮減至3,407億元為近三日最低,護國神山台積電雖以平盤1,145元作收,但成交量也受到影響,相較於前一日對半砍到1.6萬張,為去年12月27日以來最低量,資金也因此由台積電釋出至落後集團股鴻海、華碩、廣達等,為台股持續維繫多頭動能。 值得留意的是,從...
工商時報
國票金擬辦現金增資3億股,對旗下虧損的樂天純網銀增資。對於股東間對增資必要性的歧義,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24日表示,據銀行法第64條規定,銀行虧資本逾1/3由主管機關「限期」令其補足資本,這是「被動」增資,若未達到增資標準就自己依財業務需要「主動」增資,金管會「尊重公司治理」,銀行主動健全資本,對主管...
工商時報
國泰人壽近三年不動產投資概況國泰金控24日代陸家嘴國泰人壽公告,國泰人壽子公司陸家嘴國泰人壽向關係人取得自用不動產,交易總金額為人民幣8.95億元(約新台幣37.35億元),未來將以自用為主。 陸家嘴國泰人壽也公告,向上海前安投資有限公司取得不動產,並通過關於購置前灘匯N5辦公大樓的請示案與預算追加...
工商時報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陰霾未散,壽險業「現金為王」概念當道,截至今年5月,庫存現金年增率連兩月居高水位、均突破6%水準。 中央銀行統計顯示,近年來,壽險業「庫存現金」餘額變化頗大,2023年11月還有2.38億元水準,2023年12月大舉縮水至1億元以下、僅0.92億元,之後都在1億元以下;今年1月短暫漲...
工商時報
新台幣4月、5月暴力升值,讓坐擁龐大海外資產的壽險業「身家」大縮水。中央銀行統計顯示,國內壽險業資產罕見連三月萎縮,截至今年5月底跌至35兆3,303億元,寫2024年2月以來、近一年半最低紀錄。 統計顯示,今年3月至5月壽險業資產持續「瘦身」,2月資產突破37兆元大關,刷新歷史新高紀錄後,連三月溜...
工商時報
美國AI行動計畫指出,人工智慧將帶來包括自主無人機、自駕車與機器人在內的一系列實體創新,並強調尚未命名的新型技術也將隨之出現。機器人技術被視為推動製造業與物流變革的關鍵,亦具國防與國安應用潛力,台廠包括協作機器人達明、3D視覺所羅門、關節及馬達廠上銀及廣宇、系統整合廠羅昇等概念股可望受惠。 美國政府...
工商時報
美國白宮宣示以「建設AI基礎設施」為核心,全面加速資料中心、半導體製造與電網升級,確保美國在AI領域取得全球領導地位,並直指AI將成為工業、能源與國防技術的新基石。面對AI運算對電力與冷卻的雙重挑戰,高階電源及水冷散熱模組成為AI主導架構之一。 市場看好台廠散熱三雄奇鋐、健策、雙鴻,以及電源雙雄台達...
工商時報
美國AI行動計畫與半導體相關策略白宮於美國時間23日正式公佈「美國人工智慧行動計畫」,AI定位為國家級戰略核心,內容涵蓋加速AI研發創新與建構完整AI基礎設施。業界分析,未來大規模AI晶片供應預料將由台積電主導,其位於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進度加快,正面回應美方對AI戰略的高度需求。 在組裝部分,輝達兩...
工商時報
美股財報陸續開獎,七大科技巨頭由特斯拉與Google母公司Alphabet率先於23日公布,概念股也在財報公布前先行,除了輝達於8月才公布,其他四大科技巨頭全數集中於下周公布,包括蘋果、Amazon、Meta、微軟等將開獎,買盤本周湧入卡位,相關概念股勁揚。 台股24日持續高檔震盪,終場以小漲0.2...
工商時報
廣達、英業達赴美擴產進程Google母公司Alphabet公布最新一季財報,除交出優於市場預期的營收表現,公司並釋出將再擴增2025年度資本支出,從750億美元增至850億元,2026年度還將進一步擴大,以支持其繼續投入AI基建。其中,其自家的TPU與NVIDIA GB200等AI運算平台,都將扮演...
工商時報
廣達、英業達赴美擴產進程Google母公司Alphabet公布最新一季財報,除交出優於市場預期的營收表現,公司並釋出將再擴增2025年度資本支出,從750億美元增至850億元,2026年度還將進一步擴大,以支持其繼續投入AI基建。其中,其自家的TPU與NVIDIA GB200等AI運算平台,都將扮演...
工商時報
谷歌與特斯拉於最新財報會議中一致強調AI發展加速推進,谷歌上修全年資本支出規模,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則揭露,旗下Dojo 2超級電腦預計於明年初大規模運行,AI 5晶片也將在今年底進入量產階段。業界分析,二家公司訂單可望由台積電獨佔鰲頭。 台積電正為Dojo 2與AI 5提供關鍵製程與封裝服務,Doj...
工商時報
新新合併首日爆大量,台新金單日成交量衝上47萬張,為7月11日以來最大量,位居24日台股成交量冠軍,然股價重挫超過半根停板,下跌6.32%至16.3元,而台新發行辛種特別股台新辛特,上市首日即跌停收於9元,成交量超過2萬張。 新光金合併前的最後交易日7月11日時,台新金當日股價大漲至18.3元、成交...
工商時報
15家金控第一季獲利情形民營金融機構整併腳步積極,以總資產來看,台新新光金24日正式合併後,總資產逾8兆元,成為第四大金控,擠下原本排名第四的臺灣金,第五的合庫金,公股業者排名因此影響而下挪。 據15家金控首季底申報資料,泛公股金控包括臺灣金、合庫金、第一金、兆豐金及華南金,總資產在15家金控中分別...
工商時報
台新金控、新光金控正式合併為「台新新光金」,就本身而言,已成為國內規模第四大金控公司,就台灣的金融產業發展來看,面對民營業者持續透過合併壯大的趨勢,也讓公股金構整併議題再度浮上檯面。 多年來時有公股金融機構整併的聲音傳出來,台土合三大行庫合併計畫,也不只一次被提出來討論,最後都無疾而終。根源還在於從...
工商時報
歷經多次波折、橫跨逾23年的整併談判,台新與新光金控終於正式合併,24日舉行合併揭牌儀式及慶祝酒會,合併後總資產規模將達8.43兆元,市值約4,450億元,衝上金控排名第四。總經理林維俊指出,「一步一腳印、一起努力」,初期穩健前行是首要指導目標。 台新新光金控24日舉辦揭招儀式及慶祝酒會,包括前副總...
工商時報
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24日正式完成合併程序,為國內首宗金控合意合併案,兩強整合後總資產躍升為第四大金控,未來將致力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全方位金融服務平台。董事長吳東亮表示,未來將與副董魏寶生、總經理林維俊共同努力,三人一起「任重道遠」,他一度哽咽說:「父親一定為我驕傲。」 台新新光金合併後將擁有千萬客戶...
工商時報
生成式AI(Generative AI)快速成為資訊生產與內容轉化的新主角,也引爆了一連串資料使用與著作權爭議。從AI走進生成式技術,國際間內容創作與版權擁有者,對於AI公司資料訓練模型爭議不斷,近來,國內相關案例燒進法院,引起新創及科技圈注意,數發部長黃彥男回應不是「爬蟲」技術問題,是「爬」哪個資...
工商時報
台美第四輪關稅實體磋商本周展開。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24日表示,談判團隊秉持深化台美經貿關係、雙方互利互補兩項原則,希望完成維護國家利益、守護產業利益、守護國民健康、確保糧食安全等四項任務,並促進台美雙邊貿易平衡,增進台美在科技、國安等多元領域合作。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川普在華府出席公開活動時表示,「...
工商時報
中美第三輪會談28日、29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對於兩國貿易戰休兵90天期限將於8月12日到期,美國財長貝森特透露,中美將在瑞典討論延長期限,並以「90天為增量」。他強調,中美當前關係處於很好狀態,可以進入「更大規模討論」,包括如何實現中美貿易再平衡、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等安全問題。 綜合外媒24日...
工商時報
美國總統川普23日發表AI行動戰略計畫,藉此鞏固美國在AI領域的領導地位。該計畫並把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與機器人視為美國下一代製造業,建議美國政府應該優先投資這些新興技術,以推動產業復興。 川普政府研擬數個月的AI行動計畫終於出爐,從這份長達二十幾頁報告內容,可一窺美國未來的發展方向,主要將圍繞在三...
工商時報
美國總統川普23日在AI峰會公布「AI行動計畫」,概述政府在AI領域實現全球主導地位的願景,提出從監管、審查到資金運用的六項建議政策,並在現場簽署三項AI行政命令,包括加快數據中心建設許可、促進AI國際出口,以及禁止政府採購有偏見的AI技術,致力加速AI發展。 此一堪稱國家的戰略,為AI創新及基建業...
聯合報
人工智慧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全球,台灣亦不落人後,提出「AI新十大建設」作為國家發展戰略藍圖,在數位基磐、關鍵技術...
聯合報
為了提振經濟,「反內捲」成為大陸官方行動關鍵字,近期大陸各部門陸續推出相關舉措。大陸發改委及市場監管總局昨(24)日發布...
聯合報
歐洲理事會主席柯斯塔和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昨(24)日到訪北京,短短一日行程中,依序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強會晤...
聯合報
科妍(1786)受惠於關節腔與防沾黏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同步發力,上半年營收優於去年同期。後續隨國際業務拓展腳步加快,除原有...
聯合報
美國陸續公布對等關稅的稅率,製造業因應生產策略布局,下半年將轉趨明朗,並重啟資本支出腳步,加上包括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特斯...
聯合報
台股昨(24)日高檔震盪小漲收市,光學股由於利多紛呈,族群個股強勢表態,大立光(3008)股價收漲1.6%,玉晶光(34...
聯合報
長榮(2603)6月合併營收301.1億元,月增14.17%,主因美中雙方協議調降關稅刺激貨量成長,同時歐洲港口亦出現擁...
聯合報
川湖(2059)近期股價走出新一波多頭攻勢,昨(24)日高檔震盪收小紅,終場上漲20元、收2,520元,收盤價改寫歷史新...
聯合報
東陽(1319)預料在進入第4季旺季前,客戶拉貨動能將出現轉強。儘管近期關稅議題及匯率波動等不確定性因素,市場觀望情緒濃...
聯合報
雙鴻(3324)為美超微(SMCI)水冷板主力供應商,而SMCI為輝達(NVIDIA)銷往中國H20、B30系列主要供應...
聯合報
近期國際貿易局勢出現正面進展,美國與日本簽訂新的關稅協議,原本25%的關稅大幅調降至15%。富邦期貨分析師曹富凱指出,美...
聯合報
宏碁集團再添子公司「小老虎」,旗下智聯服務轉投資之工程公司旭誼(7849)昨(24)日向櫃買中心申報首次辦理股票公開發行...
聯合報
檢測分析實驗室龍頭閎康(3587)營運谷底已過,法人分析,閎康第3季開始獲利將明顯有季增表現,第4季續升溫,2026年營...
聯合報
訊聯集團大搶外泌體市場,新廠日量產衝萬瓶。訊聯智藥(7808)昨(24)日表示,全新外泌體代工廠7月落成、8月啟用,不僅...
聯合報
華德動能(2237) 昨(24)日與首都客運簽訂30輛「電動低地板大型客車」、大都會汽車客運55輛電動低地板大型客車買賣...
聯合報
網家(8044)集團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二十一世紀金融科技株式會社(21st FinTech) 昨(24)日宣布,投資92...
聯合報
大宇資集團旗下變壓器暨電子零組件合正(5381)子公司三江電機昨(24)日宣布,取得UL(美國保險商試驗所)與cUL(加...
聯合報
互動(6486)昨(24)日公布第2季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4,995萬元,季減5.8%,每股純益0.98元;上半年歸屬母公...
聯合報
英業達(2356)近年積極布局智慧醫療等高毛利產品線;旗下榮文生醫也成功在智慧健康醫療市場取得一席之地,而主力產品循...
聯合報
聯發科(2454)將於7月30日召開法說會,大和資本於最新出具報告中指出,聯發科AI ASIC業務將新增一名客戶,預計2...
聯合報
和椿(6215)近期股價多次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昨(24)日公告自結6月稅後純益617萬元,年減73.8%,每股純益...
聯合報
台灣大(3045)昨(24)日宣布,與輝達合作營運的雲端遊戲服務「GeForce NOW聯盟 Taiwan Mobile...
聯合報
電腦周邊大廠昆盈(2365)昨(24)日公布自結6月稅後淨損1,800萬元,每股淨損0.08元,主要受新台幣對美元匯率強...
聯合報
磊晶廠全新(2455)昨(24)日公告第2季稅後純益3,600萬元,季減七成,年減八成,每股純益0.2元,下探近九季低點...
聯合報
電聲元件大廠美律(2439)昨(24)日公告第2季財報,受新台幣急升影響,單季每股純益僅0.01元,近乎損益兩平;上半年...
聯合報
達運(6120)轉型強攻AI生技精準醫療報捷,董事長蔡國新昨(24)日表示,已孵育出四家新創企業並開始量產出貨,同時陸續...
聯合報
記憶體模組廠宇瞻(8271)昨(24)日公布第2季財報,受惠客戶積極備貨及整體記憶體價格上漲,單季稅後純益1.31億元,...
聯合報
信邦(3023)昨(24)日公布今年第2季財報,受關稅及匯率雙重影響,第2季營收77.36億元,季減5.1%、年減6.8...
聯合報
八貫(1342)昨(24)日公布第2季財報,單季稅後純益0.69億元,年減逾49%,每股純益0.88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純...
聯合報
大成集團(1210)不斷擴大餐飲布局,預計今年勝博殿再開六家店,大陸則預計要增開四家店;另外進軍美食街「三總好食城」於昨...
聯合報
本土最大健身中心業者柏文(8462)昨(24)日舉行法說會,該公司指出,自8月將啟動新一波擴張據點行動,全台總共新增六個...
聯合報
農業生技大廠正瀚(6534)昨(24)日發布全球首創新世代產品「內穩系統素」,與印尼經銷商PT MAJU MAKMUR ...
聯合報
85度C美國大拓點。母公司美食-KY(2723)昨(24)日公告,董事會已授權美國子公司以1,380萬美元(約新台幣約4...
聯合報
台股昨(24)日觀望關稅進度,權王台積電熄火,改由鴻海、台達電、廣達等電子權值股接棒,尤其外資再買超101.5億元,連八...
聯合報
美國解禁輝達H20晶片銷往大陸,以及台積電(2330)第2季財報優於預期並上修全年展望,推動台股加權指數走高。雖然市場原對第3季的關稅與匯損變動頗有疑慮,但從近期盤勢觀察,相關利空消息並未引發劇烈下跌,反而出現「利空不跌」現象。
聯合報
台積電大客戶、超微執行長蘇姿丰23日在華府一場AI活動中透露,從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取得的晶片,成本比台灣生產的「高出...
聯合報
新台幣昨(24)日先升後貶,盤中震盪1.46角,最高匯價看到「29.2」字頭,但收盤貶破29.4元,以全日最低價29.4...
聯合報
美國對等關稅即將掀牌,台灣汽車關稅是否調降備受關注。據規劃,在關稅確定後,經濟部將與汽車業者協商,提出後續產業輔導措施,...
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23日表示,預定8月1日起實施的對等關稅將從15%起跳、最高可到50%。這段最新談話代表加徵稅率的最低門檻正...
聯合報
根據越南政府內部評估,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的較高關稅生效,越南對美出口恐下滑多達三分之一,其中科技產業將是最大受害者。
聯合報
雖然歐盟和美國接近達成貿易協議,但歐盟成員國仍在14日批准一個談判破裂時的應變方案,將對總額930億歐元(1,090億美...